中文字幕在线直播,成人免费图片免费观看,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,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

Google中文搜索的三大軟肋
時間:2007年01月06日 內容來源: 互諾科技 瀏覽量:0

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場上,Google以絕對優(yōu)勢壓倒200多個競爭對手,穩(wěn)居第一。早在2003年底,Google就占據(jù)了全球搜索市場56.1%的份額,超過Yahoo的21.5%。雖然雅虎是搜索的鼻祖,但Google借力于雅虎后來居上,一提搜索,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Google。
  在中文搜索市場上,Google也曾一度領先,但是,隨著競爭對手的日漸強大,Google中文搜索已經風光不再,加之國內市場開拓乏力,與其英文搜索市場老大的身份相比,Google中文已經顯得力不從心,而且大有江河日下之頹勢。

Google中文四面受敵

  2004年3月25日,周鴻祎曾在媒體公開表示,“我在中國的任務是把google替換下來”。僅僅一年時間,雅虎中文就把google壓下去了。

  在iResearch(艾瑞)發(fā)布的《2004中國搜索引擎研究報告》中, 百度、雅虎、Google分別以36.29%、22.72%、21.22%的用戶占有率占據(jù)國內搜索引擎市場的前三位。另據(jù)搜狐公布的《2004中國搜索引擎十強榜》(TraCQ電子名片“搜索力排行”數(shù)據(jù))顯示,百度以33.91%的份額占據(jù)第一,Google的份額只有22.72%而屈居第三。

  iResearch公司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還顯示,目前,每天訪問百度的人次已從去年的6000萬上升至1億以上。而周鴻祎更是雄心勃勃地宣稱,“我的目標就是讓雅虎中國坐到中國搜索市場龍頭老大的寶座上”。

  其實,Google不僅受困于大陸市場,而且在港臺地區(qū)也不景氣。在臺灣搜索市場,Yahoo及其所屬雅虎-奇摩穩(wěn)居第一,Google只能尾隨其后。在香港搜索市場,也是Yahoo獨占鰲頭,Google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  百度和雅虎中文的雙重夾擊,使得Google中文的日子未來不好過。在國內,Google四面受敵,步履維艱,除了百度之外,新浪、網(wǎng)易、TOM、3721、21CN等共同角逐固定排名以及競價排名的份額,新浪已通過自有品牌"查博士"并利用中國搜索的技術推出搜索排名,搜狐旗下的子品牌"搜狗"也推出了收費排名。百度的競價排名已經形成大氣候,由于業(yè)務費用低廉,吸引了5萬多企業(yè)用戶,客戶續(xù)費率穩(wěn)居國內網(wǎng)絡推廣產品的首位。從收入構成看,Google的利潤有三分之二來自付費排名業(yè)務,而百度的競價排名業(yè)務收入占其總收入的80%,作為國內最大網(wǎng)絡營銷平臺,百度的優(yōu)勢比Google更為突出。

  百度在中文市場的崛起,雅虎在大中華區(qū)對Google的擠壓,都直接威脅到Google在中文搜索市場的前途,并將蠶食其全球市場的份額。

  與此同時,外資搶灘中國搜索市場已經拉開序幕,英國智能搜索引擎公司Autonomy與中國某電信運營商聯(lián)手,推出智能搜索引擎Blinkx的中文版,主要針對政府市場,達成了數(shù)億元的合同。隨著更多的競爭對手不斷進入中國市場,Google中文面臨的挑戰(zhàn)和壓力與日俱增。

Google的三大軟肋

  Google在英文市場強大,在中文市場受困,主要原因是受三個因素制約:

  一是先入為主,后到為臣。

  無論是在日本韓國,還是在中國,國內搜索服務都擁有先入為主的優(yōu)勢。

  在日本,按用戶量排名,第一是Yahoo!日本,第二是MSN (自制目錄 + Looksmart),Google (+ODP)屈居第三。而且,日本MARSFLAG公司野心勃勃,正以最新搜索引擎Marsflag取Google而代之,并于2005年3月9日推出以圖像列表形式顯示搜索結果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搜索服務“MARSFLAG”,力拼本土搜索市場第三位。

  在韓國,Google的處境同樣很尷尬。韓國現(xiàn)在最大的搜索品牌是naver和empas兩大門戶,所提供的搜索服務非常詳細,牢牢控制著國內搜索市場三分之二的份額,再加上Daum和Yahoo的拼奪,Google連前三名都沒能進入。

  在中國,除了百度和Yahoo,還有眾多門戶網(wǎng)站提供的搜索服務,各自已經建立自己的用戶忠誠度,后來的google要想讓原有的用戶遷移,很不容易。這與亞洲各國用戶的使用習慣密切相關,習慣成自然,由于文化的不同,由于需求的不同,原有用戶群一旦選擇了自己喜愛的搜索引擎,誰還會去光顧google呢?北京搜索的總經理藺德鋼指出,“我不建議我的客戶購買Google的右側排名,因為右側排名的點擊率非常低”。在他們進行的一次右側排名調查中,每108個調查者只有1個人會點擊google的右側廣告排名。

  客觀市場不以Google的主觀意志為轉移,google奮力打拼也難有建樹,只能徒喚奈何。

  二是本地化成為核心競爭力。

  在相對區(qū)間的對比上,國內純中文搜索引擎的網(wǎng)絡推廣應用遠高于國外搜索引擎中文版。由于國外搜索引擎本地化程度不高,準確性差、查全率低、內容更新不及時、響應速度慢、不適合中文使用習慣、信息相關性不如英文搜索引擎,諸多難題嚴重制約了外國搜索引擎中文版的本地化推廣。

  據(jù)iResearch(艾瑞市場咨詢)研究報告分析,百度僅用4年時間,遠遠領先于Google,百度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信息庫,比Google中文更準確,更全面,快照功能也占優(yōu)勢。另外,Google中文僅在“工具條搜索流量”中保住顏面,處于領先地位,在雅虎中文占絕對優(yōu)勢的“地址欄搜索”中,根本沒有Google中文的任何份額。

  雅虎一直很重視本地化,收購3721則是最好的一例。在國內市場上,3721的本地化購物搜索非常好,再上本地化的商業(yè)搜索,更具競爭優(yōu)勢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3721網(wǎng)絡實名的目錄,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本地化企業(yè)產品的目錄。所以說,擁有3721之后,雅虎如虎添翼,對Google構成了更大威脅。

  周鴻祎非常自信:“我們現(xiàn)在可以說在搜索圖片和MP3是容量最大的,在全球我們有51億網(wǎng)頁,搜英文應該說比Google更加的穩(wěn)定! 他認為,包括Google在內的外國搜索引擎公司想進入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市場,會有很多彎路要走,還有很多的學費要交。

  很顯然,在國內搜索引擎市場上,中文搜索引擎占有絕對優(yōu)勢,搜索引擎的未來更將是本地化服務一統(tǒng)天下,而google恰恰是在這方面做的很不好。嚴格地說,Google還沒有真正實現(xiàn)本土化,Google中文的模式甚至沒有任何技術優(yōu)勢。

  三是轉化成本太大。

  在很大程度上,國內搜索引擎的競爭優(yōu)勢體現(xiàn)于成本優(yōu)勢。

  從搜索模式上看,Google的服務是全球化的,各種語言的網(wǎng)頁按一種固定或不固定的比例存放在美國服務器上。據(jù)周鴻祎分析:“假設Google要檢索4億中文網(wǎng)頁,而中文網(wǎng)頁在其中占5%,那么Google總共就要檢索80億網(wǎng)頁;百度基本只為中國網(wǎng)民服務,所以它只需要為這4億中文網(wǎng)頁提供假設1000臺服務器,但為了實現(xiàn)同樣的效果,Google則需要2萬臺服務器”。

  事實上,Google根本不可能單獨為這4億中文網(wǎng)頁提供服務器,更不可能把這些服務器搬到中國來。在并發(fā)訪問量增大的情況下,就從根本上影響了Google的訪問速度和響應速度,而國內用戶對本地化的搜索引擎需求則與日俱增,受地域的局限,Google的轉化成本太大,回天乏力。

  在中文語言處理能力上,本地搜索公司的優(yōu)勢更讓Google難堪。比如,《功夫》公映之前很久,在百度上檢索“功夫”就能直接指向周星馳的電影,可是Google搜索相同的“功夫”,則大失所望。因為這些時令性的關鍵詞都需要專業(yè)團隊去隨時添加,由于Google缺乏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開發(fā)力量,尤其是對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息檢索存在的問題了解不透,所以,Google對于國內市場需求的反應速度很慢,本地化技術服務力量也跟不上,無法解決國內網(wǎng)民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。而雅虎則表示,今年將把為中文搜索服務的服務器全部搬到中國大陸來,單獨運作。

  在中國乃至亞洲搜索市場上,本地化搜索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,已經贏得了穩(wěn)定的用戶群和較高的忠誠度,所以,Google要在中文搜索上做大,已經是越來越困難了。